湖北日报讯(记者张竞恒、通讯员朱仙红、谢卓维、李璐)8月19日清晨6点半,宵夜的余味还未散尽,武汉市洪山区瑞景路早·夜集市已经人头攒动。挂着露珠的豆角、黄瓜等新鲜蔬菜,被麻利地装袋、递到市民手上。“这儿真好,比路边安全,生意也稳当。”菜农丁旭林回忆道,就在5个月前,大伙儿的摊位还挤在路边,夏天顶着毒日头,冬天吹着刺骨风,不仅周边市民有意见,他们自己也没少遭罪。
瑞景路早·夜集市大门口。
据了解,长约600米的瑞景路,周边小区、学校密集,人流如织,自发形成了热闹的早市和夜市。清晨,菜农们在此叫卖;夜幕降临,“厨艺高手”们又轮番登场。短短200来米的路段,曾聚集了52家夜市摊点,日均人流量超过2万人次。
早市整治前。
这浓浓的“烟火气”固然诱人,可一旦飘进别人家里,就成了困扰。路边口袋公园旁,洪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周新立指着草坪叹息:有些商户直接把桌椅摆上草坪,绿地被大片踩坏,收摊后垃圾遍地,看得环卫工直摇头。
夜市整治前。
坐在家里,闻着油烟味,喇叭声此起彼伏;下了楼,又被堵得寸步难行。不堪其扰的居民反复投诉,洪山区的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也分别提交议案、提案,呼吁在“烟火气”与居民正常生活间找到平衡点。
转机出现在今年2月。多方协调下,菜薹界的“大咖”——洪山菜薹基地,将附近一处利用率不高的停车场腾出来,改建成新集市。工作人员开始引导部分占道的摊贩“集中入市”,由管理方统一规划摊位、规范经营时间,还配备了专人打扫卫生。试点成功后,5月初,洪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一个月累计出动380人次,逐户劝导摊贩,耐心讲解政策,协助搬离占道设备。
瑞景路变干净了。
现在,清晨6点半到10点,60多家商户为周边居民提供早点、新鲜蔬菜;下午5点开始,夜市商家入驻,一桌桌美食拉开宵夜江湖的序幕。
街边终于清净了,口袋公园的草坪经过修复,也重新焕发生机。
有水果、有蔬菜,市集人气很旺。
集市里,一排排遮阳篷为菜农们挡住了夏日毒辣的阳光,固定摊位也让他们积攒了“老主顾”。“今天又来了,还是这些菜?”菜农左保英一边跟顾客唠嗑,一边麻利地把豆角和丝瓜装进袋子。上午8点半,她的菜已所剩无几。“菜新鲜,每天都能卖光!”左保英笑着收摊,准备回家。
黑色顶棚为菜农遮阳挡雨。
进驻集市后,洪山菜薹基地根据摊位面积、位置、垃圾量等,向商户收取一定的管理费。“目前是阶梯收费,安排管理专员每日维护秩序。”菜薹基地相关负责人夏会勇介绍,基地每月能收入13000余元。“管理费不贵,还换来了干净环境。”丁旭林告诉记者。
“瑞景路现在的样子,让人欣喜!”洪山区政协委员李桢在“提案办理情况见面征询意见表”上写下满意评价,并对该79号提案作出“问题已解决”的肯定。“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探索的新路子,不仅达到了提案预期,更满足了多方需求,真正实现了共赢。”
策略盈配资,股票配资咨询,盈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