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本文为虚构小说,请勿与现实关联。
凌晨2点46分,"青春不散场"微信群突然亮起。
林思雨发了一条长达800字的语音消息,声音有些颤抖:"各位老同学,我是思雨。今天冒昧打扰大家,实在是走投无路了。"
紧接着,她又发了一段文字:"可欣的艺考到了最关键时刻,北影表演系的冲刺班需要十五万。我已经为她花了二十多万,实在拿不出这笔钱了。咱们班40个人,每人3750元,就能帮可欣圆梦。当年我当班长时帮过大家不少忙,现在求大家帮帮我..."
群里瞬间安静了三分钟。
韩志豪第一个回复:"思雨,这个数目有点大。"
程美娜紧随其后:"每人快四千块,这不是小数目啊。"
徐建民直接发了个问号表情包。
群里开始炸锅了。
这个深夜的求助,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了层层波澜。没有人想到,这个曾经最受大家尊敬的班长,会在二十年后的某个深夜,向同学们发出这样的求助。
更没有人想到,这个看似普通的众筹请求,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震撼人心的秘密。
01
林思雨,38岁,曾经是整个年级最出色的班长。
高中三年,她成绩优异,工作能力强,是老师眼中的得力助手,同学心中的贴心大姐。那时候的林思雨,总是第一个为班级活动奔波,为同学困难解决问题。
还记得高二那年,班里的李峰家里遭遇变故,父亲突然住院,家里拿不出医药费。林思雨知道后,主动组织全班同学捐款,自己带头捐了500块钱——那可是她一个月的生活费。
高三时,程美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想要辍学打工,林思雨不仅劝她留下,还私下里每月给她200块钱补贴,直到高考结束。
徐建民学习成绩不好,老是跟不上进度。林思雨主动组织学习小组,每天晚自习后都要帮他补课一个小时,风雨无阻。
毕业聚餐那天,班费不够,林思雨二话不说垫付了800块钱,让全班同学都能参加。直到现在,很多同学还记得那顿聚餐的快乐时光。
"思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。"这是当年同学们对她最多的评价。
二十年过去了,林思雨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中层管理,月薪一万二。这在她所在的城市,算是中等偏上的收入。但对于一个独自抚养女儿的单亲妈妈来说,生活压力依然不小。
五年前,她与前夫离婚,原因是性格不合。前夫是个性格急躁的人,经常因为琐事发脾气,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糟糕。最终,林思雨选择了离婚,独自抚养女儿林可欣。
离婚后的生活并不容易。前夫每月给1500元抚养费,但这点钱对于一个孩子的开销来说杯水车薪。林思雨只能省吃俭用,把最好的都给女儿。
林可欣今年17岁,从小就显露出艺术天赋。5岁开始学舞蹈,老师说她身材比例好,有表演的天赋。8岁学钢琴,手指修长灵活,很快就能弹奏复杂的曲子。12岁那年,她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表演小品,惟妙惟肖的演技让全场师生惊艳。
"妈妈,我想考北影。"初三那年,林可欣红着眼睛对母亲说,"我想像那些明星一样,站在舞台上发光。"
看着女儿眼中的光芒,林思雨心疼女儿,更不忍心看她失望。那一刻,她就下定决心,无论多么困难,都要支持女儿的梦想。
从那时起,她开始了漫长的投资之路。每个月5000元的表演培训费,一年6万。各种器材、服装、化妆品,又是几万块。专业的形体训练服要1200元一套,专业舞蹈鞋要800元一双,化妆品套装要3000多元。
参加各类比赛和演出,报名费、差旅费、住宿费,每次都要几千块。去年暑假,林可欣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表演比赛,光是机票和住宿费就花了8000多元。
"妈妈为了你,什么都愿意做。"林思雨经常这样对女儿说。
她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到女儿的艺术梦想中。原本计划买房的首付款,变成了培训费。原本想换辆新车的钱,变成了各种艺考费用。
为了给女儿更好的学习条件,林思雨甚至开始接一些兼职工作。晚上下班后,她会在网上做文案策划,一个月能多赚2000块钱。周末她去朋友的公司帮忙做账,每次200元。
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张,但看到女儿在艺术道路上的进步,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到了高三,林可欣的专业水平已经不错,但距离顶尖艺术院校的要求还有差距。她的表演基础扎实,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不够成熟。声乐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,特别是气息控制和情感表达。
"北影表演系今年只招25个人,全国几万人竞争。"培训机构的老师对林思雨说,"你女儿有天赋,基础也不错,但还需要最后的冲刺训练。"
"那个冲刺班怎么样?"林思雨紧张地问。
"是业内最顶级的,由几位知名导演和表演艺术家亲自授课。很多现在活跃在荧屏上的明星都是从那里出来的。课程设置也很科学,包括表演技巧、声乐训练、形体塑造、镜头感培养等等。"老师详细介绍着。
"那效果肯定很好吧?"
"当然,去年我们送去这个冲刺班的12个学生,有8个考上了理想的院校。但费用比较高,需要十五万。"
十五万,对于月薪一万二的林思雨来说,是个天文数字。这相当于她一年多的工资,而且还不包括其他开销。
她晚上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看着女儿房间里贴满的明星海报,想着女儿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,心就像被揪着一样疼。
她想到了很多办法:向银行贷款,但她的收入证明很难贷到这么多钱;向亲戚借钱,但她的亲戚关系本来就不多,而且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一般;卖掉现在住的房子,但这是她和女儿唯一的住所。
思来想去,她想到了高中同学们。
02
"青春不散场"群是三年前建立的,当时正值高中毕业二十周年。
那时候,几个在本地发展的同学偶然遇到,聊起了高中时代的美好回忆,于是有人提议建个群。
韩志豪第一个响应:"这个想法不错,咱们建个群吧,大家平时聊聊天,有事互相帮忙。"
很快,40个当年的同学都被拉入了群。大家先是互相介绍了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况,然后开始分享各种回忆和近况。
群里40个人,各自都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。韩志豪成了律师,在当地小有名气,年收入四五十万。程美娜在小学当老师,工作稳定但收入不高。徐建民自己开店做生意,收入不稳定但也算小康。宋雅琴是会计师,做事一丝不苟,现在在一家大公司工作。
还有的在政府机关工作,有的在医院当医生,有的出国发展,有的在老家务农。大家虽然职业不同,生活水平不同,但二十年的同学情谊还在。
平时群里挺热闹,谁家孩子考试了,谁换工作了,谁生病了,大家都会关心一下。
逢年过节,大家会在群里互相祝福。有同学过生日,其他人会在群里送祝福和红包。偶尔有同学回老家,还会组织小聚会。
在这个群里,林思雨依然保持着当年班长的风范。她总是最积极地关心大家,最热心地帮助别人。
去年徐建民的小店遇到困难,生意不好做,面临倒闭的危险。林思雨知道后,主动在群里帮他推广,让同学们都去照顾生意。她自己也带头买了很多东西,还把店铺信息发到自己的朋友圈。在她的带动下,徐建民的生意逐渐好转。
程美娜的母亲去年生病住院,需要做手术,但手术费比较昂贵。林思雨知道后,立即组织大家凑钱,她自己出了1000元,最终凑了5000块钱慰问金。程美娜的母亲手术很成功,康复得也很好。
"思雨还是那个热心的班长。"同学们都这么说。
正因为有了这些前例,所以当林思雨在群里求助时,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拒绝,而是震惊于这个数目。
毕竟,以前的互助都是几千块钱的事,这次一下子要十五万,而且还要平摊到每个人头上,确实让人意外。
韩志豪现在是一名资深律师,手上有不少大案子,年收入四五十万。但即使对他来说,3750块也不是个小数目。他有自己的家庭,有房贷车贷,还有两个孩子要养,每月的开销也不小。
"思雨,我理解你的难处,但这个钱数真的有点大。"他在群里说,语气很委婉,既表达了理解,又表明了态度。
程美娜是小学老师,工资不高,月薪只有4500元。虽然工作稳定,但收入确实有限。她还没结婚,一个人生活,平时比较节俭,但也有自己的开销。房租每月1800元,生活费1000多元,还要给父母一些钱,每月能存下的钱很有限。
"我家情况你知道,我最多能出1000块。"她私聊林思雨说,语气有些为难。
宋雅琴做会计师,平时精打细算惯了,对金钱比较敏感。她觉得十五万的培训班费用有些离谱,而且这种众筹方式也不太合适。
"艺考确实花钱,但十五万的培训班,是不是有点太贵了?有没有便宜一点的选择?"她在群里问,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。
群里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。
有人说:"同学一场,能帮就帮一把。思雨当年帮过我们很多。"
有人说:"这个数目确实太大了,每家都有自己的困难。"
还有人说:"为什么一定要上那么贵的培训班?有没有其他选择?"
林思雨看着手机屏幕,心情越来越沉重。她知道3750元对很多同学来说确实是个负担,但她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。
03
林思雨决定详细解释自己的情况。
她在群里发了一段长文,每个字都是她深思熟虑后写下的:
"同学们,我知道这个数目不小。但我真的已经山穷水尽了。"
"可欣从小到大,我在她身上投资了二十多万。钢琴课一节200元,一周两节,一年就是2万多。表演培训班一个月5000元,三年下来就是18万。还有各种比赛费用、服装费用、交通费用,零零总总加起来真的是个天文数字。"
"这些年我省吃俭用,几乎把所有积蓄都给了她。我自己的衣服都是几年前买的,化妆品用最便宜的,从来不敢乱花一分钱。"
"离婚后,前夫每月只给1500元抚养费,对于一个孩子的开销来说根本不够。我一个人承担着所有费用,真的太累了。"
"为了多赚点钱,我晚上还在网上接兼职,周末去帮别人做账。但这点收入对于艺考的费用来说还是杯水车薪。"
"北影表演系是她的梦想,也是我们母女俩的希望。如果错过这次机会,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。艺考不像普通高考,年龄越大竞争力越弱。"
"我知道向大家开口很不合适,但我真的走投无路了。当年我帮过大家很多忙,现在希望大家也能帮帮我。"
"就算是借的,我以后一定还。我可以写借条,也可以分期还款。"
这段话写完,林思雨的眼泪已经模糊了双眼。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这样低声下气求人的一天。
群里又安静了一会儿,大家都在消化这个信息。
韩志豪看了这段话,想起了当年林思雨帮助同学们的种种往事,心情有些复杂。作为一个律师,他见过太多人情冷暖,知道在金钱面前,很多关系都会变得复杂。但林思雨确实是个好人,当年帮过很多同学。
他率先表态:"思雨,我可以出这个钱,但我希望其他同学自愿,不要有压力。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。"
程美娜看到韩志豪的表态,也开始动摇。她想起当年林思雨帮助她的情形,如果没有林思雨的帮助,她可能真的无法完成高中学业。虽然3750元对她来说是个负担,但她还是想尽一份力。
她犹豫了很久,最后说:"我家情况你们也知道,我只能出1000块。真的不能再多了。"
徐建民想起去年林思雨帮助他推广生意的事,心存感激。他的生意现在刚有起色,手头也不宽裕,但还是愿意帮忙。
"我生意刚有起色,3000块我还是拿得出的。"他说。
但也有同学持不同意见。
宋雅琴觉得这种众筹方式不合适,而且金额太大。她在群里说:"我觉得大家应该理性一些,不能因为同学关系就盲目掏钱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负担,3750元不是小数目。"
李峰更直接,他说:"我不同意,这种做法不合适。同学关系不应该和金钱挂钩。"
群里开始分成两派,争论越来越激烈。
支持派认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,当年林思雨帮过大家,现在应该回报。他们觉得十五万虽然不少,但分摊到40个人头上,每人3750元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反对派认为这种众筹方式不合适,金额太大,而且可能会开一个不好的先例。他们担心以后每个同学遇到困难都来群里要钱,那这个群就变质了。
陈建国支持林思雨:"我觉得思雨确实不容易,当年她帮过我们很多人。现在她有困难,我们应该帮一把。"
王志远保持中立:"大家冷静一些,互相理解。愿意帮的就帮,不愿意帮的也不要勉强。"
孙美丽表示担忧:"思雨确实不容易,但这个钱数对大家来说都是负担。有没有其他办法?"
争论持续了几个小时,群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。
04
争论越来越激烈,一些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同学也开始发表意见。
宋雅琴作为当年的学习委员,平时做事认真负责,说话也比较直接:"我们帮人要量力而行,不能因为道德绑架就掏钱。而且十五万的培训班,我觉得确实有些离谱。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是商业炒作,夸大效果。"
韩志豪有些不满:"什么叫道德绑架?这是同学情谊。思雨当年帮过我们很多人,现在她有困难,我们帮一把有什么不对?"
程美娜试图缓和气氛:"但是3750块确实不是小数目,我一个月工资才4000多。虽然我愿意帮忙,但确实有压力。"
徐建民说:"那你可以少出一点,没人强迫你出这么多。我觉得可以按照大家的能力来,不一定非要平摊。"
李峰越说越激动:"关键是这个先例一开,以后谁家有事都来群里要钱怎么办?今天是思雨的女儿要艺考,明天可能是别人的孩子要出国,后天可能是谁家要买房。这个群还能正常聊天吗?"
陈建国反驳:"你这话说得太绝对了。思雨什么人大家都知道,她不是那种随便开口的人。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,她会这样做吗?"
王志远试图调解:"大家别吵了,理性讨论。我觉得可以这样,愿意帮的就帮,不愿意帮的也不要勉强。但不要在群里争论,影响同学感情。"
但争论还在继续。
孙美丽提出质疑:"我想问一下,十五万的培训班真的有必要吗?我听说现在很多艺考培训都是商业炒作,效果未必有那么好。有没有考虑过其他选择?"
林思雨回复:"我也咨询过其他培训机构,但这个确实是最好的。老师都是北影的教授和知名导演,很多明星都是从那里出来的。"
赵雅琴说:"但是价格也太贵了,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三年的工资。有没有便宜一点的选择?"
林思雨有些无奈:"便宜的培训班我们也上过,但效果一般。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,我不想因为钱的问题让女儿错过机会。"
李峰说:"但你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啊。明知道自己经济条件不够,为什么还要强撑?这样对孩子也不好,会给她很大压力。"
林思雨有些生气:"那你的意思是让我的女儿放弃梦想?"
"我不是这个意思,我是说要理性消费,量力而行。"李峰说。
群里的火药味越来越浓,一些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学也开始互相指责。
陈建国说:"李峰,你这话说得太过分了。思雨为了女儿的梦想努力,有什么错?"
李峰反击:"我说的是事实,艺考本来就是烧钱的事,没有经济实力就不要勉强。"
程美娜试图缓和:"大家别吵了,我们都是同学,不要伤了感情。"
但争论已经无法控制。一些同学开始翻旧账,回忆当年的种种恩怨。
宋雅琴说:"当年思雨确实帮过我们,但那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。那时候都是小钱,现在是十五万。"
韩志豪反驳:"金额大小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份心意。思雨当年帮助我们的时候,也没有考虑过回报。"
争论持续了三个小时,群里发了几百条消息。一些平时潜水的同学也被迫表态,整个群的氛围变得非常紧张。
林思雨看着这些争论,心情越来越沉重。她没想到一个求助会让同学关系变得如此复杂,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。
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,也开始反思这些年来对同学情谊的理解。
05
第二天一早,林思雨的手机就响个不停。很多同学开始私聊她,有支持的,有反对的,也有保持中立的。
韩志豪第一个私聊她:"思雨,我个人愿意帮你,但不希望在群里搞众筹。这样会影响同学关系,也会给其他人压力。"
"我理解你的想法。"林思雨回复,"但我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。"
"你考虑过银行贷款吗?或者找其他培训机构?"韩志豪建议。
"银行贷款我试过,但我的收入证明很难贷到这么多钱。其他培训机构的效果都不如这个。"
程美娜也私聊她:"思雨,我家情况你知道,我最多能出1000块,真的不能再多了。但我支持你,希望可欣能实现梦想。"
"谢谢你,美娜。我知道你的难处,1000块我也很感激。"林思雨回复。
徐建民说:"我可以出2000块,但我觉得你应该换个方式。在群里这样搞,会让很多人有压力。"
也有同学明确表示反对。
李峰语气很直接:"思雨,我觉得你这样做不合适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,不能因为同学关系就道德绑架。而且十五万这个数目确实太大了。"
宋雅琴的话更加理性:"我建议你考虑其他方式,比如银行贷款,或者降低培训标准。艺考不一定非要花这么多钱,关键还是看孩子自己的实力。"
孙美丽表示担忧:"思雨,我理解你的心情,但十五万确实太多了。有没有便宜一点的培训班?效果应该也不会差太多。"
赵雅琴直言不讳:"我觉得你们现在的消费观念有问题。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花这么多钱,压力太大了。"
林思雨看着这些私聊消息,心情越来越沉重。她开始意识到,同学之间的关系可能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牢固。
当天晚上,女儿林可欣回到家,看到母亲愁眉苦脸的样子。
"妈妈,怎么了?你看起来很不开心。"林可欣关心地问。
"没事,就是工作上的事。"林思雨不想让女儿知道她在同学群里求助的事,怕给女儿造成心理压力。
"妈妈,如果培训班太贵的话,我可以不去。"林可欣懂事地说,"我看你最近压力很大,我不想让你这么辛苦。"
林思雨看着女儿懂事的样子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这个17岁的女孩,已经开始为母亲着想,这让她既感动又心疼。
"傻孩子,妈妈一定会想办法的。"她抱着女儿说,"你的梦想很重要,妈妈不会让你放弃的。"
"但是妈妈,如果为了我的梦想让你承受这么大的压力,我宁愿不要这个梦想。"林可欣认真地说。
林思雨被女儿的话感动了,但也更坚定了要帮助女儿实现梦想的决心。
那天晚上,林思雨失眠了。她躺在床上,脑海里不断回放着这两天发生的事情。
她想起高中时代,大家相处得多么纯真美好。那时候谁有困难,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,从来不会计较得失。
现在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家庭,有了自己的负担,同学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。钱,成了检验友情的试金石。
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,也开始担心这件事会彻底破坏同学关系。
但她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。女儿的梦想,她的期望,这么多年的投入,难道都要因为十五万块钱而化为泡影吗?
06
第三天,群里的争论还在继续,但参与的人越来越少。很多同学选择了沉默,不愿意卷入这场争议。
一些支持林思雨的同学开始私下联系她,表示愿意适当帮助。
陈建国私聊说:"思雨,我可以出3000块。虽然不多,但这是我的心意。"
王志远说:"我出2000块。希望能帮到你。"
孙美丽犹豫再三,最后说:"我出1500块。虽然压力有点大,但我想帮你。"
但也有更多的同学表示无能为力或者明确反对。
林思雨统计了一下,愿意出钱的同学大概有15个,但大家出的数目都不大,加起来最多只能凑到5万块钱,距离十五万的目标还差很远。
她开始考虑其他办法。她咨询了几家银行的贷款业务,但以她的收入水平,最多只能贷到8万块钱,而且利息很高。
她也联系了其他的培训机构,但要么效果不好,要么价格也不便宜。
时间越来越紧迫,北影表演系的冲刺班马上就要开班了,她必须尽快做决定。
就在这时,她接到了培训机构老师的电话。
"林女士,我们的冲刺班下周就开始了,请问你考虑得怎么样?"老师询问。
"我...我还在筹钱。"林思雨有些尴尬,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己的困难。
"这样吧,我给你介绍另一个班,费用只要八万,效果也不错。"老师说,"虽然不如十五万的那个班高端,但师资力量也很强,很多学生都是从这个班考上理想院校的。"
"真的吗?"林思雨有些惊喜,感觉看到了希望。
"当然,其实很多学生都是从这个班出来的,性价比很高。只是没有一对一指导,是小班教学,一个班15个学生。"
"那效果怎么样?"
"效果肯定没有十五万的那个班好,但也不错。去年我们这个班有12个学生参加艺考,有7个考上了理想的院校。"
林思雨挂了电话,心情好了一些。八万块钱,加上同学们愿意帮助的5万块,她自己再想办法凑3万块,应该能够解决问题。
她正准备在群里说这个好消息,告诉大家可以降低众筹金额,突然收到了韩志豪的私聊消息。
"思雨,我想问你一件事。"韩志豪的语气有些严肃。
"什么事?"林思雨有些紧张。
"你家的经济情况真的这么困难吗?"
林思雨愣了一下,不知道韩志豪为什么会这样问,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韩志豪继续发消息:"昨天我经过你们小区,看到你开着一辆新买的奥迪A6从地下车库出来。那车得三十多万吧?"
林思雨看到这条消息,手机差点掉在地上。她完全没想到韩志豪会看到这一幕,更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质疑。
她的心跳开始加速,手心出汗,脑海里一片混乱。
"另外,我听说你最近刚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房子,全款付清的。"韩志豪的消息继续弹出来,"如果你真的经济困难,怎么可能有钱买车买房?"
林思雨瘫坐在沙发上,不知道该如何回应。
韩志豪显然已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同学,因为她的手机开始不断收到其他同学的私聊消息。
程美娜问:"思雨,这是怎么回事?如果你真的有经济能力,为什么要我们众筹?"
徐建民的语气有些愤怒:"我已经把钱转给你了,现在感觉被骗了。"
宋雅琴说:"我就说这里面有问题,十五万对她来说根本不是事。"
群里其他同学也开始@林思雨,要求她解释这一切。
林思雨坐在沙发上,脑海里一片混乱。她该如何解释这一切?她到底为什么要在群里众筹?这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?
07
林思雨盯着手机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颤抖着,却不知道该输入什么。她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时刻,自己精心编织的谎言会被如此彻底地戳穿。
三分钟后,她终于回复:"志豪,那车是我前夫的,我只是借用一下。"
这个回复显得苍白无力,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太可信。
"借用?"韩志豪很快回复,"我看到你从驾驶座下来,还用遥控器锁车。而且车牌号是你的名字缩写,我记得很清楚。"
林思雨感到一阵眩晕,她没想到韩志豪观察得这么仔细,连车牌号都记住了。
"房子的事呢?"韩志豪继续追问,"我朋友在房产中介工作,他说你三个月前全款买了一套120平的房子,总价280万。购房合同上写的是你的名字,不是你前夫的。"
群里开始有人@林思雨,显然韩志豪已经把这些消息分享给了其他同学。
程美娜发消息说:"思雨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如果你真的有经济能力,为什么要让我们众筹?我们都是朋友,为什么要欺骗我们?"
徐建民的话更加直接:"我已经把3000块钱转给你了,现在感觉被耍了。如果你有钱,为什么不直接说?"
宋雅琴说:"我就说这里面有问题。一个月薪一万二的人,怎么可能买得起280万的房子和30万的车?肯定有隐情。"
李峰更是愤怒:"这是欺骗!把我们都当傻子玩!"
陈建国虽然之前支持林思雨,现在也开始质疑:"思雨,你必须给我们一个解释。"
林思雨看着群里越来越多的质疑声,心脏跳得飞快。她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,但她该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呢?
她关掉手机,走到阳台上,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。
其实,韩志豪说得没错。她确实有经济能力支付女儿的培训费。
三个月前,她确实全款买了一套新房。那辆奥迪A6也确实是她的,今年年初刚买的。
她的银行账户里还有将近五十万的存款,十五万的培训费对她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但她为什么要在同学群里众筹呢?这个秘密,她本来打算永远埋在心里。
现在看来,她必须说出真相了。
08
事情要从三年前说起。
那时候林可欣刚上高一,正是青春叛逆的年纪。虽然她在艺术方面有天赋,但学习成绩一般,而且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。
林思雨那时候的生活还算平静。虽然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有些吃力,但她的工资加上一些兼职收入,日子过得还算宽裕。她住在一套70平米的两居室里,虽然不大但够用。每月房租2500元,加上生活费和女儿的培训费,月开销大概8000元左右。
她开的是一辆十年前买的二手车,虽然旧但还能开。她的存款只有十几万,这是她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。
改变一切的,是一通意外的电话。
"请问是林思雨女士吗?我是华泰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。"那天下午,林思雨正在办公室工作,突然接到这个电话。
"您好,请问有什么事吗?"她有些疑惑,不知道律师找她做什么。
"是这样的,您的远房舅舅林国华先生去世了,根据他的遗嘱,您是他财产的唯一继承人。"
林思雨愣住了。林国华是她母亲的表弟,两家很早就失去了联系。她甚至不知道这个舅舅还活着,更不知道他没有结婚,没有孩子。
"继承财产?这...这是真的吗?"她有些不敢相信。
"是的,包括两套房产和350万现金,还有一些股票和其他投资。总价值大概在800万左右。"律师的声音很平静,仿佛在说一件很普通的事。
林思雨差点被这个消息击倒。她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天降横财,800万对她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。
"这...这不会是诈骗吧?"她小心地问。
"当然不是,我们有完整的法律文件。您可以到我们律师事务所来查看相关资料。"
挂了电话,林思雨坐在办公室里发呆了很久。她觉得这一切像是在做梦,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运气。
那天晚上,她辗转反侧,一夜未眠。
第二天,她请假去了律师事务所。看到那些法律文件和证明材料,她才真正相信这一切是真的。
原来,林国华早年出国发展,在国外做生意很成功,积累了不少财富。但他一直没有结婚,也没有孩子。晚年时,他患了癌症,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他想起了国内的亲戚,决定把财产留给林思雨,因为在他有限的记忆中,林思雨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。
办理继承手续花了半年时间。期间,林思雨经历了各种复杂的程序:公证、翻译、税务处理等等。她甚至请了专门的律师来帮助处理这些事务。
当她真正拿到这笔财产时,人生仿佛一下子改变了。
她将其中一套位于市中心的房子出租,每月有8000元的租金收入。另一套房子位置更好,她将其出售,得到了280万现金。加上原本的350万现金和股票收益,她的总资产达到了700多万。
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件事,包括前夫、女儿和同事。在外人看来,她依然是那个普通的单亲妈妈,依然在为生计奔波。
09
林思雨之所以隐瞒财产,有她深层的考虑。
首先,她担心前夫知道后会来纠缠。他们离婚时,前夫曾经为了财产分割闹过很长时间。如果他知道林思雨突然有了这么多钱,肯定会想方设法来分一杯羹,甚至可能要求重新分配女儿的抚养权。
其次,她不希望女儿因为突然富有而变得骄奢淫逸,失去奋斗的动力。17岁的孩子,如果知道家里有这么多钱,很可能会变得不思进取,不再努力学习和训练。
再次,她担心周围的人知道后会改变对她的态度。同事们可能会嫉妒,朋友们可能会疏远,甚至可能会有人来借钱或者要求帮助。
最重要的是,她想看看身边的人在她"困难"时会有什么反应。这包括前夫、同事、朋友,当然也包括高中同学。
用她自己的话说,她想知道谁是真心对她好的,谁是因为利益才接近她的。
包括这次在同学群里的众筹,也是她的一次"实验"。
林思雨并不是真的需要这十五万块钱,她是想测试一下二十年后的同学情谊还剩下多少。
当年那些受过她帮助的同学,在她需要帮助时会怎么做?那些平时在群里称兄道弟的同学,在涉及到金钱时会露出什么嘴脸?那些曾经和她关系最好的朋友,现在还会不会无条件地支持她?
这三天的观察让她既失望又清醒。
韩志豪的表现算是让她意外的。他不仅愿意出钱,而且态度很诚恳,还仔细观察到了她的真实情况。这说明他确实是个有心人,也是个真朋友。
程美娜的反应在她意料之中。虽然经济条件有限,但还是愿意尽力帮忙。这说明她心里还有同学情谊,只是能力有限。
徐建民的态度也比较真诚。虽然他的生意刚刚有起色,手头并不宽裕,但还是愿意出3000块钱帮忙。这说明他没有忘记当年林思雨对他的帮助。
但也有一些同学的表现让她失望。
李峰的反对最激烈,而且说话很难听。当年林思雨帮他解决过不少问题,现在他却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。这说明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。
宋雅琴的态度也让她失望。虽然她说的有道理,但语气太冷漠,完全没有考虑到林思雨的感受。这说明她是个只讲道理不讲情理的人。
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沉默,这也很说明问题。他们不想得罪任何人,但也不愿意真正帮忙。这说明他们是墙头草,没有立场。
真正让她心寒的,不是同学们不愿意出钱,而是有些人表现出的冷漠和自私。钱可以不给,但至少应该有基本的同学情谊和理解。
10
面对韩志豪的质疑,林思雨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。她在阳台上站了很久,想着该如何向同学们解释这一切。
最终,她决定说出真相。
当天晚上9点,她在群里发了一条长消息:
"各位同学,我向大家道歉。关于众筹的事,我承认我没有完全说实话。"
"我确实有能力支付女儿的培训费。三年前,我继承了一位远房亲戚的遗产,经济状况确实有了很大改善。"
"之所以在群里求助,不是因为真的缺钱,而是想测试一下我们的同学情谊。我想知道,二十年后的今天,我们之间还剩下多少真情。"
"我知道这样做很不合适,甚至可以说是欺骗。但我真的想知道,如果我真的遇到困难,还有谁会愿意帮助我。"
"这三天的观察让我既感动又失望。感动的是韩志豪、程美娜、徐建民等同学的真心帮助,失望的是一些人的冷漠和计较。"
"我会把大家转给我的钱全部退回,也会为我的行为承担后果。如果有同学因此不愿意再和我做朋友,我完全理解。"
"但是,我想说的是,友情不是靠金钱来维系的,也不应该用金钱来检验。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。"
"对不起,让大家失望了。我为自己的行为道歉。"
消息发出后,群里又是一阵沉默。
五分钟后,韩志豪第一个回复:"思雨,你这样做确实不对,但我理解你的想法。人心确实需要检验,只是你用错了方法。"
程美娜说:"虽然你的方式有问题,但我不后悔帮助你。这说明我们的友情还在,不是吗?"
徐建民说:"钱可以退给我,但这件事让我重新思考了什么是朋友。你当年帮过我,我现在帮你,这是应该的。"
但也有愤怒的声音。
李峰愤怒地说:"林思雨,你这是欺骗!把我们都当傻子玩!我要退群!"
宋雅琴说:"太过分了,把我们都当成了你实验的小白鼠。这种行为很幼稚,也很伤人。"
陈建国的态度比较复杂:"思雨,我理解你想知道真心朋友的想法,但这种方式确实不合适。不过,你的诚实态度我还是认可的。"
群里开始分化,有人理解,有人愤怒,有人选择沉默。
11
接下来的几天,林思雨按承诺把钱退给了所有转账的同学。每一笔转账,她都附上了道歉的话语。
但事情的影响远不止于此。
李峰和宋雅琴真的退群了,而且在退群前还发了很多愤怒的话语。李峰说:"我再也不相信你了,这种人不值得做朋友。"宋雅琴说:"这件事让我对同学情谊彻底失望了。"
还有几个平时就不太活跃的同学也选择了退出。他们没有说什么,只是默默地离开了群。
原本40人的群,只剩下25个人,而且活跃度大大降低。很多同学虽然没有退群,但也很少说话了。
韩志豪私聊林思雨:"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值得吗?"
"我想知道谁是真朋友,谁是假朋友。"林思雨回复。
"但你失去了很多朋友。"
"失去的都不是真朋友。真正的朋友,会理解我的苦衷。"林思雨的语气很坚定。
"可是,友情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检验。你这样做,也伤害了那些真心想帮你的人。"韩志豪的话很中肯。
程美娜也私聊她:"思雨,我觉得你的心态有问题。友情不应该用钱来检验,也不应该用欺骗来测试。"
"那应该用什么检验?"林思雨反问。
"用真心,用时间,用陪伴。真正的友情是在日常的相处中体现的,不是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测试出来的。"程美娜说,"你有钱是好事,但不应该用欺骗的方式测试别人。这样做,既伤害了愿意帮你的人,也伤害了你自己。"
林思雨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。也许程美娜说得对,友情不应该用金钱来检验。
但这件事也让她看清了很多人的真面目。有些人,在她"困难"时愿意伸出援手;有些人,则表现出了冷漠和自私。
这些发现,对她来说是有价值的,尽管代价是失去了一些"朋友"。
12
最让林思雨意外的是女儿林可欣的反应。
事情发生一周后,林可欣主动找到她。那天晚上,林思雨正在客厅里看电视,林可欣从房间里走出来,表情很严肃。
"妈妈,我听到你在阳台上打电话了。"林可欣说。
"你都听到什么了?"林思雨有些紧张,担心女儿知道太多。
"我知道我们家其实不缺钱,也知道你在同学群里众筹的事。"林可欣的语气很平静,但眼神中有些失望,"妈妈,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"
林思雨看着女儿认真的表情,心情很复杂。她没想到女儿会知道这些事,更没想到女儿会有这样的反应。
"我想知道那些同学是否值得信任。"林思雨试图解释。
"但这样会伤害到他们。"林可欣说,"而且我觉得,真正的朋友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检验。"
"那你觉得妈妈做错了吗?"
"我觉得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方式不对。"林可欣认真地说,"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,而不是互相试探。如果你不信任他们,为什么还要和他们做朋友?如果你信任他们,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测试他们?"
林思雨被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。一个17岁的孩子,竟然比她更懂得人际关系的道理。
"妈妈,我还想问你一件事。"林可欣继续说,"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们家有钱?"
"我担心你知道后会变得不思进取。"林思雨诚实地说。
"但是,你不觉得这样对我不公平吗?"林可欣问,"我一直以为我们家很困难,所以我不敢有什么奢求,不敢买喜欢的东西,不敢和同学比较。我甚至在考虑是否要放弃艺考,去学一些更实用的专业。"
林思雨意识到自己的做法确实伤害了女儿。她原本想保护女儿,却没想到给女儿造成了心理负担。
"那培训班的事怎么办?"林思雨问。
"我想去那个八万的培训班,效果应该也不错。"林可欣说,"而且,我希望妈妈能和同学们真诚地道歉,不是因为你有钱装穷,而是因为你用错误的方式伤害了他们的感情。"
"为什么?"
"因为他们愿意帮助你,说明他们心里还有同学情谊。这种情谊很珍贵,不应该因为误会而破坏。"林可欣的话让林思雨陷入了深思。
"妈妈,我还有一个建议。"林可欣说,"既然我们家有条件,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?比如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?"
林可欣的话让林思雨恍然大悟。她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看待财富和友情。
13
那天晚上,林思雨在群里发了最后一条长消息:
"各位同学,我是林思雨。"
"关于众筹的事,我想再次向大家道歉。不是因为我有钱装穷,而是因为我用错误的方式伤害了大家的感情。"
"这些年,我确实经历了一些变故,继承了一位远房亲戚的遗产,突然有了一些财产。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,包括我女儿,因为我想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。"
"我在群里众筹,不是因为缺钱,而是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对人性的怀疑。我想知道在我真正困难时,还有谁会帮助我。但我女儿告诉我,真正的朋友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检验。她说得对。"
"这几天的争论让我明白,友情不是靠金钱维系的,也不应该用金钱检验。金钱可以暴露人性,但不能创造感情。真正的友情,是在日常的相处中慢慢积累的,是在关键时刻的相互支持中体现的。"
"愿意帮助我的同学,你们的心意我收到了,这比钱更珍贵。你们让我相信,二十年后的今天,我们之间还有真挚的感情。"
"不愿意帮助的同学,我也理解你们的想法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。不帮助不等于不友善,拒绝不等于不关心。"
"我希望这件事不要影响我们的友情。二十年的同学情谊,不应该因为我的一时糊涂而破坏。"
"对于已经退群的同学,我会私下联系道歉。对于还在群里的同学,我希望我们能重新开始。"
"另外,我决定用自己的钱设立一个基金,专门帮助同学们的孩子教育问题。不是众筹,是我个人的捐助。这算是我对这次事件的补偿,也是对同学情谊的珍惜。"
"最后,我想说的是,财富不是用来炫耀的,也不是用来测试人心的。它应该被用来做有意义的事,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。这是我女儿教给我的道理,也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感悟。"
消息发出后,群里静了很久。
然后韩志豪说:"思雨,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班长。愿意承认错误,愿意改正,这很难得。"
程美娜说:"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我们还是朋友,而且我觉得经过这件事,我们的友情可能会更真诚。"
徐建民说:"基金的事我支持,但钱你自己留着,用在更需要的地方。友情比钱重要,这个道理我们都懂。"
陈建国说:"欢迎思雨回归,我们的群需要这样的正能量。经过这次风波,我们都成长了。"
就连一直保持沉默的同学也开始发言,表示理解和支持。
王志远说:"这件事让我们都反思了很多。什么是友情,什么是信任,什么是理解。"
孙美丽说:"我觉得思雨的女儿很聪明,也很懂事。她说的话很有道理。"
赵雅琴说:"虽然过程有些波折,但结果是好的。我们都学到了一些东西。"
14
三个月后,林可欣顺利考上了理想的艺术学院。
她没有选择那个十五万的冲刺班,而是去了八万的培训班。虽然条件不如最高端的班级,但她更加努力地训练,更加认真地学习。
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,她在艺考中发挥出色,不仅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,还获得了专业第三名的好成绩。
"妈妈,我觉得这个结果更有意义。"林可欣对母亲说,"因为这是我真正靠自己努力得来的,不是靠钱堆出来的。"
林思雨看着女儿,心中充满了骄傲。她意识到,最好的教育不是给孩子最贵的条件,而是让孩子学会努力和坚持。
她设立的教育基金也开始运作。她拿出50万元,专门用于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和他们的孩子。不是众筹,而是她个人的资助。
第一个受益的是程美娜。她的弟弟要上大学,但家里经济困难。林思雨主动联系程美娜,提供了2万元的资助。
第二个是徐建民的女儿。她想学音乐,但培训费用很高。林思雨资助了1万5千元,让小女孩能够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第三个是一位已经退群的同学的孩子。虽然那位同学因为这次事件对林思雨有意见,但林思雨还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他家的困难,主动提供了帮助。
"青春不散场"群恢复了往日的活跃,同学们又开始正常聊天。虽然有几个人永远离开了,但剩下的同学关系反而更加真诚。
韩志豪在群里说:"经过这件事,我觉得我们更了解彼此了。虽然过程有些波折,但结果是好的。"
程美娜说:"是啊,金钱确实是照妖镜,但也是试金石。它能暴露人性的丑陋,也能显现友情的珍贵。"
徐建民说:"思雨的做法虽然有问题,但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友情的价值。什么是真朋友,什么是假朋友,现在都很清楚了。"
林思雨看着这些消息,心情复杂但又释然。
她失去了一些"朋友",但也收获了一些真友谊。更重要的是,她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看待财富和友情。
她意识到,真正的友情不需要检验,因为它本身就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。那些在她"困难"时愿意伸出援手的同学,无论她有钱没钱,都会是她的真朋友。那些只有在她有利用价值时才会亲近的人,即使没有这次事件,早晚也会露出真面目。
人到中年,最珍贵的不是财富,而是能在关键时刻支持你的人。更重要的是,要学会用财富做有意义的事,而不是用它来测试人心。
林思雨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。
几个月后的一个周末,她和女儿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。电影结束后,林可欣问她:"妈妈,你后悔那次在群里众筹的事吗?"
林思雨想了想,说:"不后悔。虽然方式不对,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。我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,什么是正确的财富观,也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。"
"那你觉得这次经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"
"我最大的收获,就是有了一个这么懂事的女儿。"林思雨笑着说,"是你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重要的。"
她们母女俩相视而笑,走在夕阳下的街道上。
无论她有多少钱,最重要的还是女儿的健康成长,和那些愿意陪伴她走过人生风雨的真朋友。
这场众筹风波,最终让她收获的不是金钱,而是对人性和友情的深刻理解。也许,这比800万的遗产更有价值。
因为她明白了一个道理:真正的财富不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,而是内心的平静和身边的真情。
策略盈配资,股票配资咨询,盈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