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明珠死磕珠海,曹德旺全球布局:制造业的钱该往哪儿花?
最近刷到俩企业大佬的新闻,有点意思。格力电器在珠海扎根三十年,去年交税超百亿;福耀玻璃在美国、德国设厂,海外公司注册地选得贼讲究。这俩老一辈企业家,一个把根扎进泥土里,一个把网撒向大海,到底哪种活法更对?
先说董明珠。珠海给格力的可不只是几栋办公楼。从压缩机厂到物流园,开车半小时能串起整条产业链。有回看格力生产线直播,镜头扫过隔壁就是配套零件厂,工人扛着物料步行5分钟就能送到装配线。这种效率,省的可不止是运输费——上次董明珠在访谈里说,"半夜想起个工艺改进,打个电话,技术员带着图纸半小时就到车间"。你说这是董明珠的魄力?不如说是珠海把土壤养肥了,让企业敢说"说干就干"。
数据最实在。格力电器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,全年纳税127.3亿元,相当于珠海市税收总额的8.6%。当地老百姓买空调认"珠海格力",政府招标清单里格力永远排前面。去年台风天珠海停电,格力抢修队带着发电机第一时间冲进社区,老街坊攥着维修单直念叨:"这税交得值。"
再看曹德旺。福耀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工厂,注册地在开曼群岛,光税费每年能省小半个亿。钱花在刀刃上——美国工厂投产后,研发中心添了3台德国进口检测设备,俄罗斯新生产线的自动化率从65%提到89%。可网上总有人嘀咕:"钱赚海外的,算中国企业吗?"去年福耀财报说明会,曹德旺举着账本直摆手:"在美工厂90%员工是中国培训的技术员,设备返销国内占年产量的37%,这钱哪能算'海外赚的'?"
这俩企业家的选择,像极了种庄稼和养蜂。董明珠是深耕一块地,把根须扎进地下十米,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;曹德旺是追着花期走,采完这坡蜜,再赶那片林。但说到底,不管是"扎根派"还是"布局派",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——你给技术升级投了多少钱?给工人涨了多少工资?去年格力研发投入142亿,占营收5.3%;福耀研发投入89亿,其中60%用于智能工厂改造。这俩数字,比挂在墙上的"税务登记证"实在多了。
记得任正非说过句话:"企业要像榕树,主根扎得深,气根也能触到远方。"现在看董明珠和曹德旺,一个是把主根扎进珠海的沃土,一个是让气根伸向全球的市场。但不管根怎么扎,枝叶怎么长,最后得回到泥土里——把钱砸在技术研发上,把好处留给中国工人,这才是企业该有的样子。
就像老家村口的老槐树,根扎得深才能抗风,枝桠伸得远才能遮阴。企业做得再大,不能忘了脚下的地是谁给的养分。
【内容调用资料信息网站】
格力电器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(格力官网)
福耀玻璃2024年半年度财报(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)
《董明珠:珠海是我永远的根据地》(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2024年第15期)
《曹德旺的全球棋局:开曼群岛注册背后的产业逻辑》(《财经》杂志2024年8月刊)
策略盈配资,股票配资咨询,盈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