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街合并的序幕已经拉开啦!
前段时间,广东的汕尾、揭阳还有肇庆三地接连出来发通知,推行一些镇街的合并,这样一来可以少一些行政层级,省点行政开销,还能提升办事效率,发展镇街的经济也更有劲头儿。
这几年,全国多地都在推镇街合并,尤其是东北地区,力度可不小,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,比如“撤区设县”以及“撤街设镇”。
说到从镇街合并到区县合并,这一步到底还要走多久呢?
01
既然经济实力位居第一,有时候也得考虑合并镇街的必要性嘛。
这些年,中国也闹了不少区划变动,从“撤镇设街”,到“撤县建市”,再到“撤县设区”,一直到“省会扩容”,整体上都是在往外扩充,想着增加点啥。
现如今,随着人口格局的变化,城市进入存量时代,区划调整的重心逐渐转向另一面,“撤并镇街”以及区县的调整陆续出现。
大家都以为东北和中西部没路可走,没想到广东却抢先一步。
要知道,广东可是人口最多的省份,也是净流入人数领先的地方,一直都是在增长的趋势里。
可别忘了,整体人口在增长,也不代表每个地方都一样,有些地区的人口还在减少;同样,地市的人口在增加,但区县、镇街的情况就不一定一样,这两者其实并不冲突。
毕竟,人口不仅会在全国范围内“孔雀东南飞”,在省里头也会不断地流动迁移。
这一次纳入调整的镇街,多数位于粤东西北地区,或珠三角边缘地带,都有一些共同特征:
这些街道面积都不大,常常住户也不多,还出现了人和户口分开居住的情况。
所谓的“人户分离”,就是常住地点和户口所在地不在一块儿,简单说嘛,很多人都跑到外地打工去了。
镇街合并完毕后,不但能“缩减行政单位,降低行政开支”,还能“统筹区域资源,改善空间布局”。
想起大概20多年前,广东那会儿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镇街合并,当时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乡镇都合并了。
那会儿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,整体想着把镇街的规模搞得更大一些,以应付迅猛的经济发展。
上一轮调整之后,出现了一批GDP突破千亿的强镇,40个镇荣登全国百强镇名单,也让广东变成了“强镇经济”的领头羊。
这次虽然整体背景变了,但目标还是一样的——
一边压缩行政开支,一边把镇域经济搞得更旺,来帮衬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建设搞好。
02
中西部和东北那块儿,也就不差个几步远。
广东这边人口还是在不断往里走,走在了前头。
在那些遇到人口流失和自然负增长压力的地方,恐怕不会拖得太久。
将来,不只是镇街,一些人口较少的小县城、人口萎缩的城区甚至是地级市,也难免受影响。
在这方面,顶层政策早已有所布局,日前发布的城市文件提出:
推动中小城市结合常住人口变化情况,灵活调整基础设施的分布和公共服务的供给,按照规定程序稳妥地优化行政区划布局。
里面的核心在于“常住人口变化的走向”。
一旦常住人口变少,与这些相应的财政供养人员和大型基础设施也得跟着调整。
根据吴康教授团队的统计,已公布数据的县区里,2010到2020年期间,常住人口下降了差不多1500个,而其中大约1240个都是县和县级市。
大概六分之一的县区人口减少了20%以上,算得上是严重流失;而接近三成的县区则流失了10到20%,属于明显的减退。
像这些人口在缩的区县呢,主要都在东北、西部还有中部地带,东北那块尤其明显。
跟区县一比,镇街的人口变化要大得多,人口流失的地方也会越发严重。
在不少县里,只有位于县城的城关镇,住的人数还能继续增加,其他乡镇大多都在缩减。
我得提一句,这可是五年前的数字哦。
这几年,全国的人口总量已经到达了顶点,抢人抢户的争夺也变得越来越激烈。往后那些人口逐渐减少的地方,只会越来越多,没有减少的趋势。
从东北到西部,再到中部,包含镇街、人口较少的县,甚至一些市辖区,调整的步伐可能会逐渐展开。
03
撤区改县、撤街建镇,东北地区可是走在前头的啦。
早在2019年,黑龙江伊春市搞了一次史上最大的区划变动,一次性撤销了15个市辖区,成立了4县4区,还把一些区调整成了县。这次操作一下子就减少了11个区,规模挺大。
在那个时候,黑龙江省的伊春市和齐齐哈尔市好几个街道都被撤了,改成了镇。这事儿被媒体叫做“撤街设镇”。
从“撤区设县”到“撤街设镇”这操作,跟一般的城市化发展趋势不太一致,感觉里面隐隐带点“逆城市化”的苗头。
你要明白,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,乡镇和县区都纷纷想要升级成街道或者市辖区,加入到城市发展的“大合唱”里头。
可是,这几年来,随着总人口逐渐稳定,再加上城市发展出现“两个转变”,一些地方开始迎来缩小的困境。
人口大量流失,老牌产业的优势也逐渐减弱。以前为配合城市扩张而设的市辖区和街道,现在遇到行政开支过大、财政压力太重、独立性不足的问题,真得抓紧来点改革了。
一部分地方因为人口少,已经不符合设街道的条件,不管是合并街道还是回归乡镇,都是挺实在的办法。
县城和乡镇的资金管理、规划安排都比较独立,掌握的话语权更大,也更方便他们自主运作,挺适合靠自己努力发展。
其实,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的趋势,不过,镇街和区县的调整,可能会变成大家的共同选择。
不管怎样,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,及时“减负增能”,远离盲目扩张的想法,才是长久之策。
#热问计划#
策略盈配资,股票配资咨询,盈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