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,夫妇成婚并非一朝一夕之事。成亲前要先择吉日、看宅风水、请媒人、慎重斟酌亲事等,一步步繁琐地推进,通常要耗费三到五个月才算落定。当一切程序都走完、家族长辈都点头同意后,男方才开始准备彩礼,女方则要筹备嫁妆。
那么,面对女儿出嫁,嫁妆通常到底包括哪些物品呢?
首先要准备的是日常生活用品,例如锅碗瓢盆、床单、被褥,以及日用的鞋袜;再有金银首饰,以及一些体积较大的家用器具。现代婚姻中,这些东西依然属于必备。家境较为殷实时,嫁妆里还会加上牲畜如猪牛羊等,某些地区甚至把它们视作陪嫁中的“贵重财产”,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当代人们对豪车的重视与象征。
展开剩余56%此外,在新郎抵达女家迎娶时,还要携带一只大雁,被称作“奠雁礼”。在严格的六礼制度中,除了下聘礼之外,其余五礼都由男方使者捎雁送往女家。因为雁是候鸟,随气候南北迁徙、对偶对明,象征婚姻中的忠贞与恒久。若一只雁死亡,另一只通常也难以再寻配偶,因此雁被赋予了对姻缘专一的寓意。
由此,雁在古代婚姻中被视为吉祥信物,象征着两性阴阳的调和以及夫妻的忠贞不渝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雁逐渐变得稀少,人们便以木刻的雁来替代;到了近现代,又改以鸭、鸡、鹅等动物来象征同样的寓意,以方便普及和传承。
在一些贵族女子出嫁的情形下,还会携带几名陪嫁丫鬟,同行到男方府中继续伺候新娘,照料她的起居与礼仪,协助她尽快适应新家庭的生活节奏。
其次,母亲在女子出嫁之前,还会为她准备一个大箱子,箱子内满载衣物、鞋袜等日常生活用品,而箱底或最下面往往还放着新婚教育的资料与讲义。那时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健康教育,夫妻相处之道多靠母亲的言传身教,以及已婚亲戚的经验分享,成为新娘踏入夫家后第一堂重要的课程。
发布于:天津市策略盈配资,股票配资咨询,盈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